7 月 3 日,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拨康视云 -B(HK02592,股价 6.2 港元,市值 52 亿港元)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。上市首日好牛配资,拨康视云低开低走,盘中跌幅一度超 43%,截至收盘,跌幅仍达到 38.61%。
拨康视云每股定价 10.1 港元,共发行 6058.2 万股股份,每手 500 股。该公司曾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第四次终于闯关成功。
拨康视云是一家以创新驱动的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,致力于内部发现、开发及商业化同类首创(First-in-Class)及同类最佳(Best-in-Class)眼科疗法。
在上市仪式现场,《每日经济新闻好牛配资》记者看到,现年 57 岁的公司董事会主席、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倪劲松负责致辞环节。随后,倪劲松与公司非执行董事曹旭共同敲响了港交所的铜锣。
拨康视云上市现场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好牛配资
公开发售阶段,拨康视云获 78.78 倍认购,经重新分配后,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 1211.55 万股股份,占发售股份总数的约 20%。国际配售阶段,拨康视云获 0.89 倍认购,经重新分配后,国际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 4846.65 万股股份,相当于发售股份总数的 80%。
倪劲松曾在辉瑞和艾尔建(Allergan)工作多年,2015 年与他人合伙创立了拨康视云,公司首家主要运营实体在美国注册成立。
由于尚未有药品上市实现商业化,拨康视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2022 年、2023 年和 2024 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 6684 万美元、1.29 亿美元和 9910 万美元,三年累计亏损近 3 亿美元。
上市仪式结束后,倪劲松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,公司正在推进核心产品进入最终的三期临床阶段,希望能尽快实现产品商业化。
拨康视云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 CBT-001 及 CBT-009 分别用于治疗翼状胬肉(一种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)和青少年近视,CBT-001 分别于 2022 年 6 月及 2023 年 9 月在美国及中国启动第 3 期多地区临床试验。公司旗下的其他候选药物仍处于相对早期开发阶段,包括两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四款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。
2022 年至 2024 年,拨康视云的研发开支持续增长,分别为 0.15 亿美元、0.28 亿美元和 0.38 亿美元。其中,核心产品 CBT-001 及 CBT-009 的临床研究开支分别为约 760 万美元、890 万美元和 1980 万美元,分别占总研发开支比例 49.4%、32.3% 和 52.2%,占各期营运成本总额的 31.2%、22.9% 和 41.8%。
近期,多个港股创新药公司无论是在 IPO(首次公开上市发行)上市首日还是已上市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。拨康视云在 7 月 2 日的富途暗盘中也出现高开,一度涨超 15%,此后逐渐回落至 6% 左右。
倪劲松告诉记者,如今创新药市场的火热与人才的回流息息相关。"从十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,很多高端人才回国,带来了一些新的创新药思路,由此也吸引了很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。"
拨康视云本次 IPO 引入了富策控股、Reynold Lemkins 两家基石投资者,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 5.22 亿港元。其计划约 62.4% 将用于核心产品 CBT-001 的持续临床研发活动,以及注册备案及获批后研究所需资金;约 27.6% 将用于拨付持续临床研发活动,包括研发人员及研发活动的成本及开支,以及核心产品 CBT-009 的注册备案的所需资金;约 5.5% 将用于拨付生产设施及商业化活动所需资金;以及约 4.5% 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。
(李旭馗对本文亦有贡献)
每日经济新闻
哈福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